为什么我们的工资没有别人高?

为什么有些人工资能拿那么高呢?

我经常会思考一些暂时没有出现的问题,希望以后真的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能够有个准备。

想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别人给你发工资的依据是什么。

我想有人会说,领导给我们发工资,是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来评定的。但是「能力」依然不能让我们清晰地理解它到底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只有当你对一件事情理解到特别透彻,并且你在向别人解释它的基本概念的时候,别人也能轻而易举的理解,才能说明你真正的把一件事情给分析、理解透彻了。

我是这样理解「发工资的标准」这个问题的。领导发给你工资,是根据你系统地掌握某一领域或者某些领域的知识的总量所决定的。

上面这句话可能有些拗口,我来举几个例子。

比如,我未来可能是程序员,程序员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有:数据结构、操作系统、一门编程语言以及数据库等等。当然,有些领域的程序员还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图像的领域还要掌握信号的知识,这些我就不一一举例了。(我个人刚刚跨专业到计算机,很多东西了解的也不够深刻,所以上面如有错误,请指出,谢谢。)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程序员中工资拿的特别高的,全部是他对这些基础知识掌握的特别牢固的人。同时,你会发现还有一些程序员工资更高,超出一般程序员很多,那是因为他系统地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比如,他同时熟悉好几门编程语言,他对很多编程领域的知识都很了解等。所以,他的工资又会突破一个瓶颈。这样的人都可以在一些横向领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我以前看过一个句子,现在记忆犹新:

No field of study can advance significantly unless outsiders bring thei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o that field of study.

有些跨领域人才的工资,是因为他使得某些领域大踏步的进步了好多,所以他们工资会让人不可想象。最近今年,机器学习因为计算机性能的发展,带来的新的机遇,所以那些熟悉两个领域的知识的专家在一些行业发展起来之前,已经收入不菲了。

程序员的例子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我再举一个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例子:餐厅服务员。虽然餐厅服务员可能不需要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等知识,但是他们需要处理好「与客人之间的关系」:当遇到态度不好的客人的时候要怎么做,当遇到自己餐厅出问题了怎么解决能够使得店主和客人都能接收等等。这些能力虽然书本上或者说我们课堂上没有传授,但它确确实实是一种技术。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度。所以,那些处理关系得当的服务员,晋升为餐厅经理,甚至有些人把店主的进货渠道给打通,自己开店去了。这就是因为他们系统地掌握了:「与人交流」、「管理服务员」和「处理更加困难的纠纷」以及「开餐厅」的知识或者能力。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工资差距那么大,就是因为有些人系统地掌握了更多的知识。

注意,我一直强调是系统地掌握,而不仅仅是掌握。其实,年纪差不多的人,掌握的信息的总量是差不多的,因为从统计学的角度上说,大部分人每日的睡眠,饮食等等时间花销,差别不大。常见的,有些人会打打游戏,有些人也在处理人际关系表现不差。但是,这些人没有能够系统地掌握这些方面的知识,所以他们的工资没有突破某个瓶颈。这不,在现在这个开放且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游戏上面有天赋且愿意努力训练的人也能拿到很好的薪水了不是么?所以我们可以观察到,那些出众的人,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为专一,在有些方面真的是一窍不通。因为他们把时间都专注于系统地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了。

那么我们想通了这些有什么用呢?

这就可以为我们以后的努力方向提供方法论了啊。

比如,我们应该放弃一些暂时会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长期不会给我们带来收益的事情。年纪大了,我们会发现自己玩游戏的注意不集中了,反应能力也没以前好了,所以可以适当的放弃些打游戏的时间了。每日都有人花大量的时间在刷微信和一些娱乐新闻上面,但是仔细思考,这样事情只能影响当下,我们是否可以放弃了。摄影、阅读,都是能够修身养性的事情,我们是否可以利用一些碎片时间来培养这些爱好,长此以往,五年十年之后,这些方面的知识可能就比较成系统了,即使不能给你带来金钱的回报,但是在自己家庭、朋友圈子中,也足以露一小手,显摆一下,这些都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当然,我并没有说不玩游戏、或者不刷娱乐新闻等等。毕竟这也是普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只是我们不要太过于执着其中罢了。比如,久违相逢的好友,坐到网吧,来上一局dota,也是友情不减当年不是?对了,我指的是男性。

知道了为什么再去努力,我们会更坚定,不是么?

 

这是最近总结的一些想法,自己的思考可能因为见识的局限而不太成熟,未来可能会在更新。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谢谢。

如何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如需转载请保持原文链接,谢谢。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发现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太好,最近发现了一些心理学的研究可能能够解释这个问题。

先修知识

我们的大脑有两个半球,不同的半球负责的功能不是完全相同的。同时,左半球接收身体右半侧的感觉传入,支配右半侧肌肉运动;而右半球接受身体左半侧的感觉传入,支配左半侧肌肉运动。大脑左半球擅长语言、写作和阅读等,是主要的语言中枢。大脑右半球在解决空间关系、符号推理和艺术活动等方面更有优势。人脑中有一个叫做胼胝体的结构,大脑通过它连接左右两个半球,使得信息能够在两个半球间相互传递。

实验内容

为了研究大脑两个半球的功能,心理学家做过一系列实验,对于切除了胼胝体的严重的癫痫病患者(这些疾病的治疗需要切除胼胝体,所以没有伦理学的争议)进行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测试。

一个实验是对视觉进行测试。在进行实验时让被试(切除了胼胝体的严重的癫痫病患者 ,下同)面前放有水平排列一排灯泡的木板,并且用一些方法使得这些灯泡只能投射到大脑的左半球或者右半球的单侧区域(称为“视野”),而不是同时让大脑两侧都看到。开始时,灯泡在被试的左、右视野依次闪烁,但是当询问被试的时候,被试说只看到木板右侧灯泡闪烁过。之后,心理学家让被试的左视野上(大脑右半球接收信息)的灯泡闪烁,被试却说什么也看不见。随后再一次让所有灯泡都闪烁,被试依然只能说出右边的灯泡闪烁,但是当心理学家要求被试用手指出哪些灯泡闪烁过的时候,被试能够指出所有闪烁的灯泡。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被试的两个大脑同时接收到了视觉信息,但是由于左半球负责语言功能,所以只能够说出右侧的灯泡闪烁。

还有一个实验是对触觉能力进行测试。让被试右手(大脑左半球)触摸一种物品,但是不让其看到或者听到,这样被试能够叫出物品的名字,并能描述它,指出用途。然而,当同样的物品放在被试的左手时(大脑右半球),被试不能说出物品的名字,也不能描述它。但是,此时把不同的物品放在被试面前,让他分辨刚才左手所触摸的物品时,被试能够找出来。这个实验同样显示,大脑左半球接收到信息后,能够用语言表达出你所接收的信息,但是右半球不能。因为大脑左半球是主要的语言中枢。

同时,心理学家还对被试进行了情绪反应的测试。他们突然给一名女性被试大脑的左半球呈现一张女人的裸体照,这名被试能够描述出图片的内容,并且脸上会有狡黠的笑容。然后当这张照片呈现给她大脑的右半球时,被试不能说出这张图片的内容,但是脸上还会露出相似的笑容。这说明视觉刺激能够在大脑两个半球引起类似的情绪反应。

从这些实验我猜测,生活中有些人语言表达能力有些欠缺,是因为他想表达的部分信息是主要通过大脑右半球处理和加工,且未被写入大脑的左半球,这样负责语言的那部分区域无法识别并且提取。所以如果我们要想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该把想要表达的内容写下来并且阅读、朗读记忆,这样才能够让这些信息被大脑左半球的语言区域提取,从而更好的表达出来。

同时《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五版)》中《一个脑还是两个脑》一节中还写到:

即使大脑完好无损的正常人,大脑两半球之间的联系也并不完全充分。例如,如果特定的信息,比如形成某种情绪的信息,没有以语言的方式存储起来,大脑左半球就不可能提取它。结果就可能是你感到伤心,却说不出原因。由于这是一种令人不适的认知情景,大脑左半球会试图用语言寻找一个原因来解释这种悲伤(毕竟,语言是它的主要工作)。然后,由于大脑左半球不具备所需的充足资料,它的解释可能是完全错误的!

虽然说可能很早前我们就知道,把想要表达的事情默默重复几遍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现在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这种方法能够奏效,执行起来会更加坚定不是么?

参考文献:
1.《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五版) 》

Much to Live for

刚把属于自己的博客给弄好,所以迫不及待想在这个属于自己的一块空间上面留下些什么。

这是以前看到的一首小诗,遇到烦心事的时候会读读背背。没找到出处,最早是在一期疯狂英语杂志上面看到的。

Much to Live for

There is so much I have not been, so much I have not seen.

I have not thought and have not done or felt enough — the early sun, rain and the seasonal delight of flocks of ducks and geese in flight, the mysteries of late-at-night. I still need time to read a book, write poems, paint a picture, look at scenes and faces dear to me.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o be of value — something I should find within myself — as peace of mind, patience, grace and being kind. I shall take and I shall give, while yet, there is so much to live for — rainbows, stars that gleam, the fields, the hills, the hope, the dreams, the truth that one must seek.

I’ll stay here — treasure every day and love the world in my own way!

最近被很多事情搞的心烦意乱。抱怨什么的有用么?没有啊。所以我会找个事情来分散一下注意:比如看看这首诗,想想自己想做的事情,还有就是把遇到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式给写到这里。

献给每一个对未来困惑但依然坚持心中信念的人。

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和你一样的,加油。